

10月29日,江苏省室内装饰协会牵头,联合民建南京玄武区基层委员会、民盟南京江宁区基层委员会及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聚焦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开展了一场以“多方联动促就业,共筑教育同心圆”为主题的共建活动。中共南京市江宁区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张斌、中共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毅、民建南京玄武区基层委员会副主委沈玥光、民盟南京江宁区基层委员会主委苏慧、中共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兼组织部(统战部)部长康建军及江苏省室内装饰协会的副会长单位、理事单位等多位代表出席本次活动。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张丽君主持了“同心育人”结对共建活动。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毅、中共江苏省室内装饰协会党支部书记王晟分别致辞。

此次共建突破了单一合作维度,构建涵盖中共基层党组织、民主党派、行业协会及高校的“立体化”协同网络,实现了从“简单相加”到“深度相融”的转变。四方负责人均表示,将在“党建+”的引领下,围绕共筑组织基础、共建实践基地、加强培训交流、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等维度展开长期合作。

四方共同签署《“同心育人”结对共建协议》,标志着“党建引领、党派联动、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正式落地,为促进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探索出一条创新路径。


南京市江宁区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张斌在签约仪式上指出,此次合作实现了“三个跨越”:跨地区、跨党派、跨行业。此次共建打破了行业、院校、党派的壁垒,以“党建+”为纽带,将江苏省室内装饰协会的行业资源、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优势、民建玄武区基层委员会的经济界智慧、民盟江宁区基层委员会的科教界力量拧成“一股绳”,这种“多方联动、优势叠加”的模式,正是统一战线、同心同德、共谋发展的生动诠释。他强调,这是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服务地方发展的积极实践,他希望这一模式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其中。

江苏省室内装饰协会会长张菲主持了“高质量就业”对话环节,并且提出这次和三方携手,就是要以“党建+”为纽带,把行业需求和高校教育精准对接起来,让民主党派的智慧为行业发展、人才培养增添动力。他表示这次四方共建不是简单的“1+1+1+1”,而是资源互补、优势叠加的“乘法效应”。协会将全力履行协议,主动对接企业和高校就业的需求,做好资源协调和服务保障,真正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提高,为江苏室内装饰行业高质量发展、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及基层党建与统战工作创新发展做贡献。

协会党支部副书记孟芳向与会专家汇报了《江苏省室内装饰协会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包括岗位开发拓展、就业平台搭建、职业能力提升的具体工作安排。协会将继续推进“岗课赛证”融通培养、双导师成长工坊及公益性技能培训。为确保工作的进行,协会将成立“促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组织协调机制、激励配套政策,并对就业推动工作进行动态数据管理。
江苏省室内装饰协会的副会长单位、理事单位——包括中国中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外建工程设计与顾问有限公司,江苏省建筑装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东帆建筑装饰有限公司,江苏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金石建筑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以及南京市医养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等多位代表分别发表了务实而前瞻的讲话。其中,江苏省建筑装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鹏举例指出:“以往专业划分过细,如今的项目中,需要多专业协同。例如,设计师若只懂美学而不了解建筑结构或水电暖通,不仅影响项目报价流程,还可能因忽视安全细节带来隐患。”他呼吁高校推动学生跨学科学习,拓宽知识结构。企业方普遍反映,当前行业最亟需的是具备跨学科知识储备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不仅能掌握传统专业知识,还应具备运用人工智能辅助设计、智能建造等前沿技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与会领导和企业专家为确保合作成效持续深化,就如何推动产教融合由短期协作向长效机制转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江苏省室内装饰协会将与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展开深度合作,包括共建实训场景,将企业真实生产环境引入学生实训课堂;共建混合师资团队,邀请企业技术骨干与校内导师联合授课,共同参与培养方案制定;共建产学研平台,围绕企业实际技术难题设立攻关课题,促进科研成果有效转化;共建订单培养机制,开展定向人才培养,培养既掌握前沿技术又具备社会责任的高素质人才。
此次“同心育人”结对共建,不仅是多方资源的整合,更是一次制度层面的创新。它致力于将共建平台打造为产教融合的“加速器”、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练兵场”和高质量就业的“直通车”,为区域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持续输送能担当重任的新生力量。